“我的美术是英语老师教的!”-用视觉思考策略VTS解读《韩熙载夜宴图》

  原创: Li Wu 芙蓉塘外有轻雷

  背景

  Visual Literacy, 即视觉素养,是指解读图像、欣赏图像、基于图像进行写作分析、创作图像的能力,被明确列入了Common Core(近似于美国教学大纲)。分析图像、解读图像的题目在重大的考试中频频出现,在SAT、AP英语考试中更是常客。

  抛开考试不言,我们生活在一个图像爆炸的时代,每天一睁开眼就开始应接不暇地处理图像信息。然而处理信息的能力却不是与生具来的,很多时候,我们在看(look)却没有看见(see),遑论用图像来表达自我。

  恰逢唐寅临摹的《韩熙载夜宴图》在重庆三峡博物馆展出,希望借这堂试验性的课程提升同学们的视觉素养,同时鼓励同学走进博物馆,体验教室以外的非正式学习。

  第一步 故事背景介绍

  史料记载,南唐后主李煜欣赏韩熙载的才华,有意重用,然而听闻他生活放纵,颇多顾虑,因此打发宫廷画师顾闳中去韩府一探究竟。所以这幅顾闳中奉命之作就如今日狗仔队的偷拍,画家通过画笔来向皇帝汇报韩熙载的交际圈与生活方式,让皇帝根据这幅“偷拍”来判断韩熙载是当重用还是贬黜。

  第二步 用VTS集体识图

  视觉思考策略(visual thinking strategy)是指通过一系列问题的引导,帮助学生层层深入理解。

  老师先让同学们集体观察图画的第一部分“宴乐”,问同学们,“你们看到了什么?”

  同学们回答,“有人在弹奏乐器。”“那个穿着红衣服的人是皇帝。老师接着问,“你从图画的哪里看出他是皇帝?”学生说,“因为他坐在榻上的样子很霸气,而且他衣服的颜色很特别。”

  有学生说,“他们在吃晚饭。”老师问,“哪里看得出来他们是在吃晚饭?”同学们回答:“因为桌上有酒壶,晚上才会喝酒。”有人补充说,“因为这幅画的名字叫《夜宴图》,所以当然是晚上!”

  老师继续追问,“你们还看到了什么?"有同学说,“有一个女生在偷听他们聊天。” 老师再问为什么他觉得是“偷听”,他答道, “因为她好像躲在屏风后面,只露出半边面孔。”

  视觉思考策略看似很简单,却是一件很有用的工具。我们在观看一幅图时,表面上觉得自己一下子就将图画尽收眼底,捕捉到了全部的信息,但其实我们只有一个非常粗略的印象。通过前两个问题,“你看到了什么?图画上的什么信息让你这样觉得?”老师可以让学生尽可能清楚地表述他所看到的图像、接收的信息,以及学会找出支持观点(opinion)背后的证据(evidence)。基于证据作出判断(evidence-based )是一项重要的跨学科思辨技能。

  接下来继续追问“你还看到了什么?”再给学生一次助推,让学生可以继续去寻找尚未发现的细节。比如在观看《韩熙载夜宴图》第一幕“宴乐”的时候,同学们的观察最初停留在相对明显的信息,如“有人在弹奏乐器”、“一群人在吃饭喝酒”、“榻上有红衣人”,慢慢地他们注意到更丰富的细节,如“屏风后有仕女在偷听”,丰富了理解的层次,赋予了图像更多的故事性。

  集体识图之后,老师就着第一幕“宴乐”,像同学们介绍了画里的主人翁:带着方形高帽的宴会主人韩熙载看起来神色凝重;身着红衣的新科状元郎粲,作为当晚的贵宾与韩熙载同坐在榻上;蓝衣女子王屋山是当时著名的歌舞伎。几位主要人物仍会反复出现在后面的故事中,提醒同学们留意继续寻找他们的身影。

  第三步 分小组尝试独立识图

  有了集体识图的铺垫,接下来老师让同学们分成四个小组独立解读一个画面片段,提醒他们继续练习刚才所用的三个视觉思考策略:“你看到了什么?你为什么这样觉得?你还看到了什么?” (What do you notice? What do you see that makes you say that? What more can you see?)

  讨论10分钟后,老师邀请同学们分享小组的发现。同学们的对图像的解读天马行空,基于探索的学习,对与错都是收获。

  观看第二幕 “观舞”的同学们总结说,上一幕出现的歌舞伎王屋山此时正在翩翩起舞,在她周围,韩熙载在击鼓、几位宾客在应和、郎粲坐在椅上观看。同时他们也注意到画面上出现了一位在上一幕不曾出现的面孔。从他的衣着、外形不难看出,他应该是一位和尚。老师继续追问还有什么这位和尚相关的细节,同学们观察到当其他人的视线方向都围绕着画面中央正翩翩起舞的王屋山时,这位和尚微微颔首,似乎注视着地面,并且侧着身体,没有面对舞台的中央。观察到这些细节后,老师问同学们一般对和尚的印象是什么,和尚为什么会出现在宴乐的场合。问题不见得有现成的答案,但是激发了同学们的好奇心,为故事留下了一点悬念。

  观看第三幕“暂歇”的同学们总结说这一幕很多侍女在服侍韩熙载洗手。

  观看第四幕的同学留意到屏风旁两人的窃窃私语。

  观看最后一幕的同学大开脑洞,认为韩熙载要将自己的女儿嫁给画面左边的后生,韩熙载和夫人对于女儿的离去依依不舍,黯然垂泪。艺术作品的有趣之处就在于此,给人丰富的想象空间,虽然很多时候无所谓对错,不过老师还是提醒了同学们如果考虑到这是对发生在一个夜晚的夜宴故事记录的话,故事的开端、经过、结尾是不是需要体现一致性(consistency),是否需要符合常识常理,是否会在故事的末尾有一个戏剧性的变化等等。老师不一定要把答案告诉同学(这一幕一般认为是在“送别”),但是从学习叙事(narrative)的角度出发,可以给同学们一些注意故事走向合理性的提醒。

  第五幕 “送别”

  第四步 延伸

  分镜头

  《韩熙载夜宴图》是一幅横69厘米的长幅画卷,故事分五幕次第展开。画家顾闳中巧妙地运用屏风将几幕故事的场景区分开来。为了让同学们注意到故事的起承转合,老师问同学们故事是如何实现过渡、如何区分的几个部分,虽然心中有一个默认的答案是“用屏风来分隔”,但同学们还是给出了许多预料之外的答案。

  其中一个同学说,主人韩熙载出现在每一个重要的场景中,所以他每出现一次,就预示着开启一个新的场景。

  又有同学说,当画里面的人物back facing(背对着彼此)的时候,新的故事就开始了。

  虽然老师心中有“屏风”这个标准答案,不过,标准答案哪里比得上教室里的火星四溅呢?

  图像叙事与文字叙事

  图像叙事有诸如“屏风”一样的分隔与过渡,影视作品和文学作品也是如此。在严歌苓的小说《朴玉山居》中,人物甲与人物乙街头擦肩而过的瞬间,故事的视角就从甲切换到乙。感兴趣的老师也可以在图像叙事、文字叙事的起承转合上做做文章。

  小说家吴蔚根据此图创作小说《韩熙载夜宴》,人物依旧是夜宴图里面的人物,韩熙载、郎粲、王屋山依次出场,但作者把宴会上的觥筹交错演绎成一个交织着阴谋、爱情与谋杀的悬疑故事。图画、文字都是故事的载体,各自带给读者、观者不同的想象空间与阅读/观看体验。

  视角转换

  画家顾闳中在《韩熙载夜宴图》中给观者留下许多引人遐想的细节: 屏风后偷偷投射过来的目光、角落里窃窃私语的两人,与宴乐现场格格不入的僧侣。为什么画家觉得这些细节应该入画?他的视角与意图又是什么?如果换一位画家在现场,他会有不一样的视角吗?

  视角转换是一个值得展开延伸的话题。我们生活的空间有限,思维也有限。当我们每增加一种看待世界的视角,我们对于所生活的世界就多了一份理解与从容。

  在荣获凯迪克银奖的童书《They All Saw A Cat》中,蚯蚓通过地面传导的压力来感受一只猫的来临,蛇通过热感应感知猫的形状。他们都“看到”了一只猫,但是他们不同生理构造使得他们“眼中”的猫的形象并不相同。

  感知到猫压力的蚯蚓与感知到猫热度的蛇

  在纽约当代艺术博物馆MoMA所出版的《What Degas Saw》一书中,读者可以通过画家Degas的视角看到一个热闹喧嚣的巴黎街头。当看客的眼光紧随着赛马场奔驰的赛马时,Degas却留意到两位衣着入时、侧耳交换八卦的女士。恰如诗中所写,“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人在桥上看你。”

  插画家想象的观看赛马的场景

  Degas画中一边观看赛马一边交换流言的女士

  第五步 创作

  在布鲁姆的认知目标分类中(Bloom’s Taxonomy),创作被视作是最高级的认知目标,可以最大化地实现知识的存留、记忆的巩固和技能的培养。

  Bloom's Taxonomy

  基于前面对《韩熙载夜宴图》基础信息的输入、理解、分析,老师设置了两个创作任务让同学们选择。恰逢这堂课的学生年龄在14岁左右,是以中文为第二语言的外国人。考虑到这两个特征,老师设计的创作任务难度不大。

  老师让同学们用 make a collage(创作拼贴画)的方式,将《夜宴图》与报刊杂志里面的图片拼贴在一起,再设计人物之间的对话(word bubble)。

  同学们制作的拼贴画

  作为一名英语老师,长久以来我在教学里语言输入的形式主要是文本(text),然而我们面对的学生有不同的学习方式偏好,有的是听觉学习者,有的是视觉学习者,有的是动手型的学习者,单一的文本输入无法调动所有的学习者。在这堂实验课程里,我看到了有的学生因为输入的方式变成了图像而变得更加活跃,可能是因为图像本身不让学习者畏惧,也可能是图像提供了更为丰富的刺激。图像给语言教学带来了辅助。

  值得一提的是,在美国,绘本或图画小说(graphic novel)已经被认可为一种严肃的文学体裁,与虚构类、非虚构类小说并肩成为各大严肃文学奖项的评选类别。希望在下篇文章里与诸君分享图画小说的趣味。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图文转自网络,刊登本文仅为传播信息之用,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担保其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