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大学生职业规划的几点建议

  近段时间奔赴各高校赛场担任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的宣讲及评委工作,近距离与学生们聊职业规划,有蛮多感动、蛮多收获,经过多年的积淀,大学生的职业规划意识有了很大提升,职业规划本身也更加落地,但是仍存在几个共性问题:

  依赖测评,缺少自我反思

  从认知顺序上来说,是先有“你自己”存在,并且你对你自己的探索从未停止过,然后通过测评进一步了解自己, 测评只是自我认识的工具之一,它就像在人身上打开一个切口便于观察,但得出的结果并不一定是全貌,也不一定准确。

  况且在一些生涯研讨会上已有学者对大家惯常使用的几大测评的信效度提出了质疑,除此之外,众所周知,测评解读对专业性要求比较高,它需要熟悉设计原理、理论框架、案例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士解读,解读后的结果还需结合非正式评估所搜集到的信息,即是这样也不能用“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这样的表述.......

  所以过度依赖测评以及对测评结果进行不专业的解读都存在被带偏的风险。

  2.对能力部分的分析较弱

  能力满足岗位需求是职业世界的底层逻辑,能力是目标达成的支撑,能力为职业愿景的实现保驾护航,因此如果要形成一个落地的职业规划,需要对自身具备的职业能力进行重点梳理。

  测评报告里所谓的通过”测试“测出的能力,那最多属于潜力,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能力,能力一定是:你能做什么及擅长做什么。

  在现实中会遇到很多在职人士的案例,他们想摆脱现在的工作环境,想进行职业转换,他们想........谈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时都滔滔不绝,但一谈到自己能胜任什么时,往往变得垂头丧气,岗位的要求他们达不到,就意味着他们不能获得相应的机会,不能实现哪些关于职业的想象。当帮助他们意识到这一点之后,转过头来,他们会降低期望,踏踏实实地做好眼前事。

  我们都容易想得太多而做的太少,能力是在反复的实操、训练中获得的,所以在比赛中告诉大家你都在自己的目标方向上做了哪些努力,有过哪些积累,比空谈理想和情怀更等打动人。

  职业认知不够深入

  职业认知是大学生职业规划中最困难的部分,信息来源有限,对某个行业、职业的认知也只停留在浅表的层次,很欣喜的是有越来越多的学生做了生涯人物访谈,但访谈的人物最好在3-5个,这样才能较好排除个人偏见,以便更客观全面的理解目标职业。关于如何选择生涯访谈人物及如何选择反馈者,在我的另一篇文章中有详细描述()

  在这个万物互联的信息时代,获取某个领域的信息,其实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难,学生要整体了解行业信息可以通过各大人才发展机构,人力资源研究机构、各大第三方调查公司的调研报告。要知道大数据时代,信息的搜集、分析能力已俨然成为重要的职场能力之一,“搜商”尤其重要。

  计划要素不完备

  一个完整的计划包括:目标、策略、检验标准、行动方案四样东西。在大家的职规书里面都有目标和行动方案,比较欠缺的是策略和检验标准。

  所谓“策略”一般是指:根据形势发展而制定的行动方针,它是可以实现目标的方案集合。策略是一种竞争艺术,是战略的一部分,服从和服务于战略,而战略的本质则是一个选择。

  例如:A同学的职业目标是当大学教师,他需要先完成博士的学习。可他面临的形势是考研竞争都异常激烈,如果他不分析自身优劣势闷头考名校,考不上就二战,再考不上再战,这不叫策略。如果他在了解这些形势、分析了目标院校录取数据之后制定出了方案集,比如:方案1,为了保险起见选择保送本校研究生(前提是有保送研究生的资格),博士再考个更好大学;方案2,考一所专业排名靠前但地处西部的院校,首先保证考上;方案3 ......

  在这里跟大家分享一个GREEN模型,来自新精英生涯。这个模型会帮助我们将大的人物目标拆解为可以执行的小步骤:

  在做计划的时候,先问自己,在通往目标的路上会遇到什么阻碍,会存在哪些风险,而你自己该如何应对,以此消除执行中的不确定性。

  计划的跨度太长

  有同学的计划做到了10年之后,要知道现代社会发展之快,立足现在真的能规划10年之后的未来?不一定吧。古典老师曾经做了一个生动的比喻,职业规划就像一个人在黑夜中打着1个手电筒,它的光亮范围也就是从自己出发的一个弧度之内,因此能帮助你看见的范围也是有限的。科学的职业规划首先得接受它的局限性。生涯愿景可以有,但计划不必做到10年之后,3年左右反倒比较现实。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图文转自网络,刊登本文仅为传播信息之用,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担保其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