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专业怎么样?从理解商品开始

  经济学:从理解商品开始

  来源:刘老师政治学园

  在我的学生时代,第一次学到的经济学教科书叫《政治经济学》,开篇就讲商品,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话就是“商品是市场经济的细胞”。后来才知道,这个经济学的起点来自马克思的《资本论》。《资本论》扬扬数百万言,开卷第一篇第一章就是“商品”。社会经济发展的一切冲突,社会生产关系中的一切矛盾都蕴藏其中。马克思从我们都非常熟悉的商品开始,一步一步地严密推理与分析,构建起宏大的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揭示了整个人类社会经济运行与发展的规律。这种立足现实经济活动的理论分析思维过程让我心动不已。

  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其本质是商品生产者相互之间交换劳动,这种劳动都是人类体力与脑力的耗费,即无差别的人类劳动,马克思称之为抽象劳动,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因此买卖双方地位平等,这也就决定了商品交换必须贯彻等价交换原则。

  如果消费者买了商品后,觉得自己亏了,以后不再来购买,这个生意将无法继续;反之,如果经营者卖了商品后,发现自己亏了,卖得越多亏得越多,这个经营者迟早会破产。因此,只有在卖者觉得卖了有钱赚,买者觉得买了物有所值,也就是等价交换原则得到实行的情况下,这种经营活动才能持续发展下去。

  严格的数学逻辑推理证明,通过交换,买卖双方可以实现互利双赢。这是商品经济的伟大和魅力所在。这种互利双赢的思维可以推演到人类的几乎所有活动,一定有一种方案可以达到互利双赢的结果,否则就意味着该方案还有值得完善的地方。

  板书:商品:(1)前提:劳动产品。(2)关键:交换→本质:商品生产者相互交换劳动→买卖双方地位平等→原则:等价交换→互利双赢。

  经济学的系统复习,如果简单依据考点,商品概念这种知识点可以简单带过,课堂就显得索然无趣。以此知识点为基础,联系后面的知识点,建立知识之间的纵横联系,构建知识体系,既可以培养学生的知识归纳整理能力,训练学生的思维水平,同时还可以让学生感受经济学思维在日常生活和人生成长中的力量。我发现,学生大都很喜欢这样一种课堂讲解与知识分析方式。

  无论是新课,还是复习课,让学生觉得这门课的学习还有点意思,从而愿意主动去学习,才是提高学习效率的根本途径。从课堂上学生的表情和眼神,从课后学生主动看书和做题的状态上,我们完全可以感受到学生对于自己所教学科的态度。

  课堂上我讲到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会导致商品价值量降低,我们在生活中的感受就是这种商品越来越便宜。

  我问学生:你们有没有发现我们生活中哪些商品有这样的特点?

  学生很快有共同的答案,这就是以手机为代表的电子类产品。

  为了让学生印象更深刻,我把自己的手机举起,说:半年前,我换了这个手机……

  话还没有说完,好几个学生说:老师,你是去年年底换的手机,才五个月呢。

  我问:你们怎么记得这么清楚?是呀,不到半年时间,前几天我发现价格已经下降了五百元。如果你想使用到价格更实惠的手机产品,适当的延迟满足,可以为自己节约金钱哟。某种商品价格总是不断地下降,新产品总是不断地涌现,意味着这个行业竞争激烈。以后职业选择时要学会根据自己的个性好好抉择。

  下课的时候,有几个学生对我说,今年第一次看到你穿短袖哟,还有,你穿牛仔裤今天是第二次看见了。

  所有伟大的理论无不来自最朴实最真切的生活实践,正是因为如此它才可以深入我们的内心,让我们感受到它的亲切与魅力。就像最亲和的人与人之间的关注与关心,也许,老师与学生之间就应该是这样一种默契与互动。(2019-04-24)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图文转自网络,刊登本文仅为传播信息之用,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担保其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